您的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篆刻别有味 亲子乐融融——“诚信家风”篆刻文化体验营在华东师大篆刻基地举行

发布日期: 2025-04-20   浏览次数 10


419日下午,来自华东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电机学院等单位,以及吴泾镇的25个家庭的50多位家长和孩子到华东师大篆刻基地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诚信家风篆刻文化体验活动”。本次活动作为由上海市教育工会、上海市教育系统妇工委发起,华东师范大学妇委会精心策划的“慧心筑家 共育未来”家庭教育特色项目之一,旨在全方位赋能家庭教育。华东师大妇委会刘婕,美术学院党委书记卢蓓蓉、副书记冯舸,书法系主任、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篆刻基地负责人张索以及师生志愿者与25个家庭大人小孩进行面对面交流,学习传授篆刻技法,感悟汉字魅力,传承优良家风家训。

由于参与人员人数较多,早在一天前,书法篆刻方向研究生志愿者程羽瑄、彭绮梦、许艺琪、丁宁宇、刘琨、余思颀、高怡然、沈紫欣、吴家宇在张索老师的带领下,将“心中有爱”“和谐美满”“天伦之乐”“幸福家庭”“吉祥如意”“平安是福”等蕴含美好愿景与家庭温情的内容撰写印稿并上石,为活动做好准备。

活动伊始,华东师大妇委会主任刘婕老师对各位家长及同学的到来表示欢迎,她表示,家庭是社会的基石,家风是文明传承的纽带。希望通过这一方方印石,让孩子们真正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美。

随后,张索教授介绍了中国印章的功能和发展脉络,展示了私藏的秦汉古印,篆刻是解读古文字的“活化石”,也是“标题文学”的呈现方式,更是连接诗书画印的文化桥梁。他风趣地讲道,每个人的名字中的汉字,在篆刻中都可以找到“前世今生”。他展示了华东师大书法系研究生创作的中华文明史诗篆刻百咏项目的视频和手卷,家长和孩子们发出惊叹。

体验环节在美术学院展厅、篆刻基地分别展开。志愿者们穿梭在各个座位之间,为参与者们提供一对一的指导和帮助。他们耐心地解答问题,纠正姿势,传授方法。家长和孩子都专心致志地完成每个动作,尽管刀法稚嫩,但作为孩子们人生的第一个印章,家长和孩子们无比兴奋、其乐融融。

在众多参与者中,来自吴泾镇的一位年轻的妈妈带着七岁的女儿,在印石上一起篆刻着 “幸福家庭” 四个字。妈妈一边鼓励女儿大胆尝试,一边用手机记录下孩子认真创作的瞬间。她说:“这样的活动非常有意义,不仅能让孩子接触到传统文化,还能通过篆刻了解家庭美德。”一位来自上海电机学院的老师分享了自己的创作心得,“通过这次篆刻体验,我深刻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在创作中,不仅对孩子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也让我对家风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一位来自上海交通大学的老师格外引人注目,父子俩并肩而坐,一招一式相互交流,共同学习。活动接近尾声时,孩子们举着自己的作品,兴奋地向周围的人展示,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家长们也纷纷拿起手机,记录下这美好的瞬间。

此次活动的举办,不仅为来自不同学校和社区的老师、家长和孩子们提供了学习和体验篆刻艺术的平台,更重要的是,通过将诚信家风与篆刻艺术相结合,让参与者们在艺术创作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领悟诚信家风的内涵。

本次活动由华东师大妇委会、美术学院主办,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篆刻传承基地、大夏印社承办。

据悉,在515日 “国际家庭日”之际,华东师范大学将在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举办“百印颂家风——篆刻作品展”,旨在以金石传颂美好家风,在方寸中传递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