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女性社区  育儿家教

大自然是最棒的健身馆

发布日期: 2013-07-22   浏览次数 83

   从一个离孩子有点远的话题说
  
  随着城市文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我们将各种各样的体育运动搬进了体育场、室内健身馆,甚至连最普通的跑步都可以在跑步机上完成。事实上,人类最初的体育活动都是在大自然中进行的,葱绿的草地就是足球场,田间小径便是跑道,潺潺的溪流就是越野赛道,大自然是最棒的健身馆。
  那这些和孩子有什么关系呢?当然有关系,城市里的孩子和大自然接触越来越少,而孩子天生就应享受到在大自然中自由奔跑的乐趣。从家附近的公园、绿地,到城市郊区的森林公园,再到真正的山村、田野,只要你有心,都能为孩子找到充满乐趣的运动场所!
  
  运动场1:草坪
  发现地:公园、城市绿地
  乐趣指数:三颗星
  运动项目:
  1.在草地上跑步。你追我赶,左转右绕,一会儿前进,一会儿后退,总之无拘无束。
  2.在草地上玩球。一张报纸可以揉成一个足球,踢来踢去;一个橡皮球可以拿来扔、接、抛、滚,看谁接得准。
  3.在草地上打滚。几个小伙伴一起玩打仗的游戏,在草地上匍匐前进,一会儿趴着,一会儿向前冲,一会儿为了躲避敌人的视线打个滚,总之“战争”非常激烈。
  4.在草地上踩影子。几个小伙伴或者一家人在一起,玩玩踩影子的游戏,要记得踩别人影子的同时也要保护好自己的影子不被踩到哦!为了提高趣味性,还可以给每个人用报纸撕一条长长的“尾巴”,贴在腰部,玩“踩尾巴”的游戏。
  小贴士:
   如果担心孩子身上沾满草屑难以清洗,可以给孩子穿类似雨衣的、表层光滑的、好清洗的外套。当然,回家后要马上洗头、洗澡。
  
  运动场2:湖边、河边
  发现地:中、大型公园
  乐趣指数:三颗星
  运动项目:
  1.沿着湖边或者河边慢走一段路。湖畔可能种有垂柳,现在柳树都已发芽,孩子可以尝试着去够一够柳树枝,用头顶、伸手摸都行,踮起脚试试,跳起来试试,爸爸抱起来试试,总之各种方式都尝试一下。
  2.划船。穿上救身衣,和爸爸妈妈选一艘船,出发啦。如果是电动船,让孩子试着握一下方向盘;如果是脚踏船,让孩子试着登一登,看能否踩得动;如果要用桨划船,让孩子试着划一下桨,看是否划得动。
  
  运动场3:坡地、小山
  发现地:中、大型公园
  乐趣指数:三颗星
  运动项目:
  1.在坡地上冲锋。有一定高度变化的坡地比平坦的草坪要复杂,玩的花样也更多。比如从高处往下冲,从低处往上爬,都可以锻炼对身体的控制力。
  2.爬小山,公园里的“山路”虽然对于大人来说基本没有难度,但对于学龄前的孩子来说要不断地换脚爬阶梯,有时可能还有“四肢并用”的时候,从一个大石头攀爬到另一个大石头,手臂、脚力也得到了锻炼。
  
  运动场4:小树林
  发现地:城郊的森林公园
  乐趣指数:四颗星
  运动项目:
  1.在树丛中捉迷藏。大型的森林公园里一般都有小树林和灌木丛,可以利用高高低低的树木和茂密的灌木丛作掩护躲藏,和在室内玩迷藏的体验完全不同。孩子需要在树林间穿梭,一会儿站起来,一会儿蹲下去,还要顾及脚下的草丛,充分锻炼了身体的协调性和平衡能力。
  2.“画8字跑步比赛”。找一排间距相当的树木,几个小伙伴或者爸爸、妈妈和孩子绕着树跑8字形,要不停地转弯、急刹车,只有最灵活的选手才能获胜。
  
  运动场5:小溪流
  发现地:城郊的湿地公园
  乐趣指数:四颗星
  运动项目:
  1.湿地探险。因为有了流动的水景,哪怕只是一条小水沟,供孩子运动的场地就变得生动起来,比如走几步就是几个大石头铺成的“桥”,河边是高高低低的大石头、坑坑洼洼的“小水塘”,孩子一会儿跳到小溪的这边,一会儿跳到对岸,一会儿攀爬到一个石头上休息片刻,不知不觉中孩子练习了跨、跳、爬、攀等运动项目。
  小贴示:
   不同的湿地公园规模不同,有的湿地的观景步道下的水深达3米,那就只适合常规性的走走看看。你需要为孩子找一段水非常浅的小溪流,陪着孩子一起探险,这是最佳方案。
  
  运动场6:田埂路
  发现地:城市之外的农村
  乐趣指数:五颗星
  运动项目:
  1.田埂赛跑。什么是田埂?就是一块田和一块田之间的小路,在田埂上走一走,跑一跑是什么感觉呢?脚下的泥土松松的、软软的,和踩在水泥地上感觉完全不同;田埂的左右两边都是水渠,跑的时候要顺着赛道跑,别摔到水沟里去了。类似的场地还有池塘边、小山坡,这些都是难得的运动场地。
  2.偷偷爬一次树。公园里的树是不能爬的,那长在田野里的树我们就偷偷爬一次吧。爬树需要比较好的上肢力量和技巧,第一次爬不大可能成功,就体会一下抱着树干往上蹭的感觉吧。
  小贴士:
   别担心孩子会从树上掉下来,因为你抱着他蹭上了树干后你会在下面保护着,另外明确告诉孩子只有你站在树下的情况下才能爬。

                                                                                     摘自:《为了孩子》